您现在的位置首页 > 业务栏目 > 组工文化 > 自身建设

“三服务”到基层落实&nbs

发布时间:2009-12-10 08:21:00    访问次数:      佚名     信息来源:中国共产党新闻网

  •   在全国组织系统开展“组织部长下基层”活动,是深化拓展“讲党性、重品行、作表率”活动的重要举措。基层是党和国家的基础,“基础不牢,地动山摇”,组工干部的能力如何、组织部门的形象如何、组织工作的成效如何,都要通过基层实实在在的工作来检验。为此,肥城市把“组织部长下基层”活动作为锻炼干部、锤炼作风、检验工作的“平台”,把“三服务”作为根本任务落实到基层去,把“两满意”作为核心价值体现到基层中,把“评判权”交给党员群众,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的满意度和公信力。

      进村入户“三问”,凝聚基层智慧,推进工作落实

      “知屋漏者在宇下,知政失者在朝野”。活动开展以来,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,广泛开展了“走千家万户、察民情民意、解民忧民难”组工干部大走访、大调研活动,组织部全体干部每2人一个乡镇进村入户开展调研。坚持“带着题目下基层”,提前制定调研预案,设计了“下基层调查问卷”,深入开展“三问”:问政、问计、问需。广泛问政。主要看近年来组织部门制定的政策措施效果如何,还存在什么问题,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。特别针对近年来制定实施的农村党建“递进培养工程”、村务顾问制度、农村党组织书记“双带双创”活动、不合格党员认定处置“案审制”、党内民主“五制一诺”制度等,采取“三看一评”的办法,看活动在基层是否得到深入落实,看基层党员干部是否了解掌握,看活动成效是否扎实,组织党员干部对近年来的党建工作打分测评,全面系统地开展“回头看”。广泛问计。主要是尊重基层首创精神,吸纳群众智慧,围绕实现市委提出的“奋战四年,收入翻番”目标,回答“组织部门应该怎么办?”结合组织工作重点,提出“村级集体经济如何发展、社区党建工作如何适应需要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如何吸纳人才、城乡统筹党建格局如何加快推进”等10个命题,向党员群众征求答案;在全市开展了“我为党建献一策”、“党建工作金点子”活动,敞开大门问计求智。广泛问需。主要是了解基层党员群众的所需所盼,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、专业技术人才、企业家队伍、农村实用人才“四支队伍”在工作环境、待遇保障等方面有什么需求,基层党员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有什么难题等等。5个多月的时间,部机关25名同志走遍了全市607个行政村,累计走访群众1.8万户,党员7180人,“两新”组织498个,收回调查问卷4273份,梳理汇总意见建议17项、114条。围绕党员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,5位部长每人确定了2项重点调研课题,再次开展进农村、进社区、进企业“三进”调研,与党员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,提出改进工作的具体思路措施。围绕“集体经济薄弱村转化升级”课题,我个人先后实地调研了110个集体年经营性收入不足10万元的村,召开了全市村集体经济增收现场调度会,实施“倒排序工作法”,在全市倒排出128个相对薄弱村,落实“一理二促三调四帮”措施,集中转化整顿。活动开展以来,各位副部长分别就“规范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”、“畅通社区民意表达渠道”、“拓展干部监督管理渠道”、“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办法”等课题,形成调研报告11篇,出台、完善有关文件制度14项,提出创新性做法9项,培植基层党建示范点27处,充分凝聚了基层党员群众的智慧,形成了一大批管用实在的办法,推动了各项工作高效落实。

      敞开大门“四谈”,畅通交流渠道,体现“家”的温暖

      识人是用人的前提,充分了解干部的“喜、忧、盼、怨”,是准确选拔使用干部的前提和基础,更是组织部长义不容辞的责任。活动开展以来,集中开展了“开门谈心”活动,各位部长分别与市管干部谈心谈话,全市1032名干部普遍谈心一遍,及时了解干部的所思所盼,让干部感觉到组织部确实是“干部之家”。坚持“三不怕”:不怕发牢骚、不怕提意见、不怕拍桌子,力求“三谈出”:谈出心里话、谈出真感情、谈出好办法,既“真谈”不务虚,又“细谈”不厌烦。针对干部不同特点,因人制宜,采取灵活谈话方式。“一对一”个别谈。市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、乡镇党政正职由组织部长谈,其他副科级以上干部由副部长谈,谈心与征求意见相结合,了解个人情况与班子情况相结合,耐心倾听与解释疏导相结合。特别对长期默默无闻的干部、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干部、在同一个部门担任副职时间较长的干部,深入进行个别谈心,听取真实想法。参加谈话的干部普遍反映,过去很想找组织部门谈心,但不敢来、思想有顾虑,怕被误解是“跑官要官”,现在组织部门主动找上门来谈,这是组织部门关心尊重干部的具体体现,也是对干部最好的慰籍。“现场看”调研谈。开展谈心谈话,不仅听干部“怎么说”,还要看他“怎么干”。注重到工作一线、项目建设现场与干部谈心交流,工作思路清晰、实绩突出的,主要是加油鼓劲、提出更高要求,鼓励再接再厉;工作实绩一般的,指出工作不足,帮助分析原因,鼓励迎头赶上。通过现场调研,进一步倡树了“干部就是干事才能进步”的用人导向。我在与所联系的边院镇主要负责同志谈心中,针对该镇岩盐资源丰富但开发力度不够,引来的两家客商开发能力不足、工程进展缓慢的情况,指导他们转换思路,提高招商境界,帮着分析路子,主动与大型盐化工企业茌平信发集团联系。不到两个月的时间,成功引进投资20亿元的信发集团真空制盐项目,目前正在加紧建设。“不见面”间接谈。为全面准备掌握干部德、能、勤、绩、廉,防止为表面现象所蒙蔽,我们对谈话干部实行“两个延伸”,一是在时间上向八小时之外延伸,除了看上班时间的表现,到八小时以外了解干部的生活圈、社交圈;二是在地域上向单位外延伸,提出了“四进四看”识别干部的办法,即进机关了解服务对象中的干部、进企业了解主管部门的干部、进社区了解居住此地的干部、进农村了解本村走出的干部,广泛收集被考察干部周围的同事、上级、下级、老乡、邻里的意见和评价,真实了解干部的道德修养、公众形象、邻里关系和廉洁自律等情况,充分把握干部的“口碑”,为干部画“立体像”。“相互点”交流谈。部领导班子成员带队,逐一到全市108个市直部门单位,召集班子成员,以“开放式”民主生活会的形式集体约谈。以解决问题、增进团结为目的,就班子存在的某一方面问题“点题”谈心,由组织部长作引导,每名班子成员本着对事业负责的态度,敞开心扉,消除隔阂,就班子存在的问题坦诚交流,共解决27个班子存在的53个问题,并且全部制定了整改落实方案,理顺了情绪,解决了问题,推动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。

      带着感情“五帮”,干部深受教育,群众得到实惠

      结合实施党建“联帮带”工程,开展了“1+4”帮扶活动,每名组工干部分别联系1个村、1户困难群众、1个致富带头户、1名大学生村干部,结成帮扶对子,开展“四到农家”活动,即调研问计到家、科技服务到家、解决问题到家、化解矛盾到家。主要实施了“五帮”。帮思想。进行思想沟通,开展发展意识教育,促进困难群众观念更新,坚定致富信心;鼓励致富带头户解放思想,提升境界,进一步加快发展;鼓励引导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干事创业,增强自主创业能力,多渠道实现人生价值。帮思路。积极提供物资供应、市场需求、外出务工等致富信息,供农户选择;引导村干部放宽眼光,算账对比,努力实现村集体收益最大化。安站镇冯杭村2007年集体收入不足2万元,副部长王涛到村调研后,发现该村有大量荒滩,帮助村里确定了搞“四荒”承包的路子。通过几种方案对比,最后通过公开竞标,以每平方米每年4块钱的价格承包给大户开发,仅此一项集体每年增收4万多元。帮资金。积极协调信贷部门,为缺乏项目启动资金的农户协调解决小额贷款或无息扶持资金。副部长高纪河帮扶边院镇马新村困难党员赵怀武后,多次到赵怀武家中了解情况,当得知赵怀武有养牛致富的想法但苦于没有先期投入资金后,积极协调一家市直企业提供免费帮扶资金1.5万元,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,同时积极协调畜牧局科技人员上门传授技术,现在,赵怀武已经成功养殖肉牛9头,出栏6头,年增收2万多元。帮产业。根据自身优势和帮扶农户特点,积极引荐特色种植、特色养殖、特色加工、有机蔬菜、两菜一粮、山区开发等致富产业。边院镇小王村是我的联系点,活动开展以来,先后走访群众110多户,占全村户数的62%。针对该村实际,帮助确立了“加快山区开发、发展生态旅游”的路子。同时,为改善基础设施,先后帮助争取水泥250吨、资金8万元,硬化1400米村内道路,重新整修了村委大院,建设了健身广场和农家书屋,安装路灯33盏。帮技术。积极协调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为帮扶农户提供良种良法、高产高效、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技术,促进农户进一步增强科技意识、提高致富技能。在此基础上,我们拓展工作思路,提出“城乡统筹,党建先行”,深入开展了以“村联村、户帮户、支部带支部,共奔小康路”为主要内容的党建“联帮带”工程,广泛开展农村党员致富“牵手行”,组织市直部门单位的优秀共产党员、党务工作者结对帮扶农村生活困难党员,开展“双百帮扶”活动,组织90个市直部门和单位、93家骨干企业结对帮扶163个村,以及“百村示范、千人帮带”活动,100个各具特色的典型村和1000名致富带头人,示范、引领和带动农村经济薄弱村和困难户致富,实现了更大范围的帮扶。

      主动履责“四访”,倾听群众呼声,努力构建和谐

      信访问题涉及党员群众利益最直接,党员群众最关注,会不会解决信访问题是检验“下基层”活动成效、检验组工干部素质能力的“试金石”。活动中,我们避免“临时”思想,在解决信访个案的同时,重点拓展“信访链条”,实行了一系列措施,建立了组工干部发现、解决、处理信访案件的长效机制。跟班锻炼学习“接访”。开展了“走出家门多岗锻炼”、“递进培养定标赶超”活动,组织部机关全体干部到信访局跟班锻炼,每人每轮跟班锻炼1周,反复循环,长期坚持。前期注重观察学习,在积累一定经验后,可以直接接手处理案件。在跟班期间记录接访日记,随时记录案件情况、总结规律,以及所思所想,部机关每季度召开一次交流会,交流学习体会。大家普遍反映,通过跟班学习,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社情民意,学到了化解矛盾纠纷、处理突发事件和复杂矛盾的办法,感觉“门里门外看信访”确实不一样。截止到目前,共参加接访113次,接访381人,解决信访问题74个。畅通渠道公开“征访”。在党建网站、“肥城远教”电视频道公开组织部各科室的信息,公开干部监督举报电话3215915,随时接受群众的来电、来函、来人访,保证党员干部群众的诉求第一时间得到反映,做到及时受理。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开展,以寄信的形式发放征求意见表138份,让党员群众放开提意见,打消顾虑,共收到关于基层组织建设、干部队伍等6大类63个问题。打造“开放组工”,每推出一项新制度、新举措,只要不涉及组织机密,都事先公开征求乡镇党委和有关部门的意见,让大家“挑刺”,接受党员群众监督。排查问题主动“下访”。信访案件不是等来的,等来的案件只能是被动处理。活动中,正确处理“上”与“下”的关系,组织科室人员主动走出去,到可能出现问题的农村、社区、企业走访排查,提前介入,将信访关口前移。特别是根据组织工作实际,排查出干部“三龄一历”认定、党员干部处分、职级认定、不合格党员认定处置等可能出现组织信访的7个方面的问题,进行集中梳理,分门别类拉出单子,逐一排查,有问题的立即解决,确保彻底解决问题,消除隐患,化“亡羊补牢”为“未雨绸缪”。专项立案重点“息访”。建立组工干部参与处理重点难点问题经常化机制。每月确定一定数量的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,由组织部门具体协调解决。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,成立工作组,由组织部一名副部长带队,按照“梳理问题——实地调研——制定预案——协商会诊——督促落实——反馈意见”的步骤,工作组人员进村入户调查,掌握真实情况,召集相关单位协商,全程监督落实,问题处理过程中和结束后,及时向党员群众反馈,最终达到群众满意。今年7月份,针对部分农村群众反映浇地电价过高的问题,经过深入调研,根据掌握的情况,积极协调市物价办、经管办和供电公司等部门,先后召开3次协调会,最终将问题妥善解决。

      “下基层”活动开展以来,组工干部积极响应号召,到田间地头察民情民意,听诉求呼声,办实事好事,以实际行动自觉实践“讲党性、重品行、作表率”。一件件实事的落实、一个个问题的解决,进一步密切了党群、干群关系,形成了“忠诚、投入、务实、奉献”的肥城组工精神,“三服务两满意”组织工作体系逐步形成,组织部门公信力和党员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。

相关文章